English

清代台湾建省述略

1998-09-25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台湾古称夷洲,早在三国、隋代便与大陆有密切联系。1683年,清政府完成对台湾的统一,至1885年始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。有清一代围绕台湾建省问题的历时二百余年,可谓由来已久。

清初台湾弃留之争

1683年,清政府收复台湾,但在清廷内部对台湾的弃留却存在着严重分歧。有的大臣认为,台湾乃“海外丸泥,不足为中国加广,裸体文身之番,不足与共守;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,不若其人而空其地”,主张放弃台湾;也有人认为,对台湾“留恐无益,弃虞有害”。康熙帝对台湾的认识也很含糊,他曾说,“台湾属海外地方,无甚关系”,“台湾仅弹丸之地,得之无所加,不得无所损。”然而,就在这场关系台湾前途命运的争论中,闽浙总督姚启圣力陈台湾不仅要守,而且不能拖延,“今幸克取台湾矣,若弃而不守,势必仍做贼巢,此天之所以为皇上广舆图而大一统也,似未可轻言弃置也。”同年十二月,施琅以其在台湾的亲身经历,请求清廷留守台湾。他分析了台湾的战略地位,认为“台湾一地,虽属外岛,实关四省之要害”,强调“弃之必酝成大祸,留之诚永固边圉”,台湾“断断乎不可弃”。施琅特别指出:台湾实“肥饶之区,险阻之域”,并曾被“红毛”强占,他们“无时不在涎贪,亦必乘隙以图”。台湾一旦被其侵占,“必合党伙,窃窥边场,迫近门庭,此乃种祸后来,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”。由于施琅据理力陈,富有远见卓识,“留台”之议很快得到大学士李蔚的支持,接着侍郎苏拜和都察院左御史赵麟也上疏赞同施琅的意见。至此,康熙帝真正明白,“台湾弃取,所关甚大”,“弃而不守,尤为不可”!决定留守台湾。

1684年4月14日,康熙批准在台湾设一府三县,设巡道一员分辖,隶福建。台湾自从设治驻兵后,“濒海边疆,自兹宁谧”,台湾的行政建制从此也与内地划一,从而完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行政统一。

建省动议的由来

1721年,清廷在台湾增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,又增设彰化县和淡水厅。1727年增设澎湖厅。1737年,礼部侍郎吴金上奏清廷主张“宜将治台湾另分一省,专设巡抚一员,带兵部侍郎衔,抚台湾地方,统辖文武”,但清廷没有批准。

1874年,日本政府借口琉球渔民被杀,悍然发动牡丹社之役,对清廷震动很大。1874年12月,沈葆桢奏请将福建巡抚移驻台湾,认为“台湾海外孤悬,七省以为门户,其关系非轻”,主张“先得一主持大局者,事事得以纲举目张”,可仿江苏巡抚分驻苏州之例,福建巡抚驻台湾,统率台湾文武官员及处理一切善后事务。1875年4月,总理衙门与吏部议定,“移福建巡抚驻台”。后因福建巡抚“长驻海外,将变成台湾巡抚”,给会商请示造成“贻误”,于是移驻台湾改为“冬春驻台,夏秋驻省”。11月27日,清廷谕允。

丁日昌任福建巡抚后,认为福建巡抚“冬春驻台,夏秋驻省”,无法保证“夏秋之间生番不蠢动”,“外人不侵凌”,于台防台务仍存隐患,因而请求朝廷“速派威望夙著知兵重臣,驻台督办”,专责台务,此议引起清廷的重视。1877年1月,刑部侍郎袁葆恒也上奏清廷,主张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,这一主张更近于建省之议。他认为“台湾之地,虽僻处海疆,而物产丰富,各国垂涎,”“非专驻大臣,镇以重兵”,“未易为功”,“请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,驻台湾,而以总督办福建全省事,各专责成”。这一建议直接影响着台湾建省大计的实现,在台湾建省观念上是一次大的突破。

台湾建省的实现

中法战争爆发后,台湾海防的地位日趋重要。1884年,清政府为了加强台湾防务,抗击法军侵台,特诏“刘铭传著赏加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”,意识到台湾应有大臣专门驻扎,才能使其具有独立的防御能力。当中法战争一结束,左宗棠便遵旨筹议海防事务,他论证了台湾当亟建省的必要性,“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,所有台澎一切应办事宜,概归该抚一手经理,庶事有专责,于台防善后大有裨益”。总理衙门也认为,“台湾为南洋要区,延袤千余里”,“宜有大员驻扎控制,若以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,以专责成,似属相宜”。1885年10月12日,慈禧太后终于发出懿旨:“台湾为南洋门户,关系紧要,自应因时变通,以资控制。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,常川驻扎。福建巡抚事,即著闽浙总督兼管”。清廷打破常规,先建省后建设,终定建省大政。

清廷台湾建省的大政已定,刘铭传很快便接到台湾建省和任命他为首任台湾巡抚的谕旨。然而,刘铭传从台湾当时的情形分析,认为台湾此时建省为时尚早,只有在实施设防、练兵、清贼之后才能实行,建议台湾从缓建省。但清廷旨意已决,回复“刘铭传所称从缓改设,著毋庸议”。同时,清廷又采纳了刘铭传台闽联防的建议,仿甘肃新疆制称福建台湾巡抚,以使台湾与福建联成一气,内外相维。刘铭传通过对台湾的加紧开发,至1887年9月16日宣布“台湾分省已定”,一切事务“就台办理”,同时启用礼部新改制的“福建台湾巡抚”关防。自此台湾升格为祖国的行省之一。历二百余年的建省问题圆满解决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